|
■ 油桐 - 栽培技术(一)选地及整地 林地选择是否得当,直接关系到油桐能否丰产。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、排水良好、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。在海拔600米以下、山山相连的丘陵地带,背风向阳,坡度在25o以下的山坡中、下部最为适宜。整地要注意水土保持,最好采用水平梯田或带状整地,梯、带间留生草杂灌带。在坡度较大、土壤疏松或石山区,宜用块状整地。鱼鳞坑是一种很好的块状整地方式。“四旁”种植更好,打穴定植即可。无论哪种方式整地,植树穴的深度要求在20~25厘米,粗大苗木应1米见方,深70厘米。 采集种子 霜降前后,果实开始呈黄铜色或褐色时采收种子,此期种子含油量最高;采回的桐果,应堆在阴湿处,上盖稻草,待果皮软化腐熟后,及时剥开挖出种子,稍加处理即可冬播;若春播,须将种子阴干后混沙贮藏;在贮藏期间要常检查,适时加水,防止发霉变质 (二)造林方式 1.直播造林直播方法是在12月~1月,用精选的种子直接点播穴内,每穴播种2~3粒,呈品字形摆放,复土5~7厘米,再盖一层干草防土层板结。出苗后选留一壮苗,并及时除草松土追肥。 2.植苗造林应选用优良无性系嫁接苗栽植。密度因立地条件和品种而定。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,每亩30~40株,中等立地条件每亩40~50株,差的立地每亩50~60株。 用嫁接苗造林,苗木要生长健壮,顶芽饱满,苗高90~120厘米,径粗1.5~2.5厘米,侧根发达。栽植时根系要舒展,填土压实,扶正。栽前可对苗木根系进行适当剪修并浆根,防曝晒和风吹,半天栽不完的苗要假植。宜在2月中下旬栽植。 油桐种粒大,发芽率高,生长快,多直播造林,也可植苗造林;直播造林,冬播在12月~1月进行;春播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;我省多在春季播种;方法是:在已整好的造林地上,按株行距50×50厘米,挖深30厘米的穴,穴底垫基肥,每穴播种2~3粒;覆土5~7厘米,上盖一层干草,以防表土板结;5、6月份苗高10厘米时间苗,每穴留健苗1株。 (三)抚育管理 造林后1~3年内,每年中耕除草,施两次肥,并整形修剪,培养“台灯形”丰产树型;油桐树一年生苗常遭受冻害,要做好防寒防冻工作;在苗木生长培育阶段,除施入底肥,5~9月份要及时松土除草,不施速效肥,秋季停止浇水,以防新梢徒长;对于一年生苗,可在“小雪”前后灌足越冬水,在根颈部培土30~40厘米,用干草包扎主干,翌年3月下旬晚霜过后解除绑缚物,扒开土堆;对于2年生苗木,只在根颈部围土堆即可;对于结果树,可涂白防冻 1.幼林抚育在栽(播)后的2年,每年5~6月和8月各中耕除草一次,同时注意扶苗培土、间苗补植和施肥。第三年抚育一次即可。幼林可以耕代抚。 2.成林抚育油桐纯林二年不垦复施肥是关键,否则产量大减。每年7~8月间应夏铲,深度10~15厘米;冬季深挖垦复,深20~25厘米,将土壤大块深挖翻转,每2~3年一次,在12月至翌年2月进行。第二年开始,至整个结果期,每年在秋、冬结合土壤管理,在树蔸周围开沟埋施有机肥。花前施肥以氮肥为主,适量配施磷肥,每株施尿素0.5公斤,钙镁磷、氯化钾各0.1公斤。7~9月是桐果长油花芽分化时期,每株施尿素0.15公斤,钙镁磷0.25公斤,氯化钾0.3公斤,于7月份施下,可减少落果,促桐果生长,含油量增加 上一篇■ 油桐 - 生长习性
|